百佳好 View More
天津巡禮系列三之二》七里海濕地公園

天津市東北部的寧河區有一座「七里海國家濕地公園」,園區內一對黑天鵝在此「居留」已4年,候鳥變成了當地禽鳥。公園負責人表示,這是因為近年來天津市環境、綠化、植被發生了巨大變化,再加上人們愛鳥護鳥意識提高,七里海濕地保護區成了鳥類棲息地的天堂。
七里海是1992年經大陸國務院批准的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,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濕地,也是津京唐三角地帶難得的一片綠洲。七里海同時是鳥類從澳洲、東南亞前往東西伯利亞的重要驛站。
七里海警務站辦公室後方是一條蘆葦叢生的堤岸,草叢裡住了一對黑天鵝。公園負責人表示,2018年冬天候鳥遷徙時,七里海警務站執勤民警、輔警發現有一隻天鵝因翅膀受傷無法飛行而滯留當地,另外一隻天鵝則駐留在周邊,久久不願離去。經獸醫治癒後,這對黑天鵝沒有飛走,繼續在七里海住下來迄今。
此外,近日觀測發現,大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枕鶴大量出現在天津七里海。2020年以前,白枕鶴遷徙季極少現身天津七里海濕地,但今年已是白枕鶴連續4年於遷徙季出現在七里海濕地。與往年個位數數量相比,本次白枕鶴棲息種群數量多達140餘隻,創天津歷史新高。
根據鳥類在七里海停留的時間及居留狀況畫分,留鳥21種,旅鳥100種,夏候鳥34種,冬候鳥27種。瀕危或重點保護意義的鳥類有:大陸國家1級重點保護鳥類12種,包括白鶴、黑鶴、中華秋沙鴨、金雕、白肩雕、玉帶海雕等;大陸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1種。
近年來,七里海濕地的濕地功能完整性、生物多樣性明顯提升,生態環境持續向好。與2017年相比,七里海水域面積增加1.5萬畝,鳥類增加至258種,許多候鳥從匆匆「過客」變成了常住「居民」。